12月19日, 在第六屆中國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賽頒獎典禮上,中和農信憑借“數字科技助力普惠金融”案例斬獲大賽“金融科技年度案例獎(非銀保機構類)”。
中國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賽由《中國金融》雜志社主辦,自2018年開始已連續(xù)舉辦六屆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品牌影響力,并在金融業(yè)界獲得熱烈響應和廣泛好評。據悉,本次大賽共收到超400個案例,報名單位共200余家,涵蓋了銀行、保險、信托、基金、證券及互聯網金融等多個行業(yè)。
中和農信此次與多家優(yōu)秀機構同臺競技,最終贏得獎項,得益于公司長年深耕農村市場的本土化服務網絡優(yōu)勢及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。通過對先進數字技術持續(xù)應用,中和農信致力打造企業(yè)效能與數據智能中臺,研發(fā)了專家+數字技術的聯合風控大腦模型、SCRM客戶運營管理系統(tǒng)、大數據經營分析系統(tǒng)、客戶畫像分析系統(tǒng)、農業(yè)技術應用系統(tǒng)等一系列數字化工具,豐富業(yè)務場景,在落實合規(guī)安全及客戶保護原則的前提下,加強對“數字鴻溝”影響下的信用“白戶”、高齡農戶等弱勢人群的關注與支持,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提高服務協同發(fā)展與可獲得性,實現降本、增效與客戶服務體驗提升。
在實際應用中,中和農信主要從產品設計、市場營銷、服務實施、風險控制等方面,將科技智慧融入金融產品中,實現1+1>2的效果,為實現普惠金融貢獻中和力量。
一、通過地理圍欄技術與移動App提升金融服務效率
中和農信通過自建的SCRM客戶關系及營銷管理系統(tǒng),以電子圍欄技術為依托,將中和農信的業(yè)務人員與地理圍欄建立捆綁關系,并通過實時的業(yè)務人員GPS數據采集與渲染技術,能讓后臺管理者知曉每個外出業(yè)務人員的出勤路線情況;依托數據實時計算程序,以及互聯互通的系統(tǒng)與數據架構,實現業(yè)務結果數據與業(yè)務人員軌跡的匹配關聯,并做到實時展現,以滿足后臺管理人員每日即時復盤營銷結果的需要。
目前,中和農信在自己的經營區(qū)域設立了6000多個地理圍欄,并且為近5000位業(yè)務人員建立了圍欄歸屬捆綁關系。新的管理系統(tǒng)投入應用后,一線營銷人員服務效率得到明顯提升。
二、體驗優(yōu)化,靈活便捷:為客戶定制多終端貸款解決方案
中和農信的產品專注于深耕垂直領域,在內部使用方面,為了降低客戶和客戶經理對產品差異的理解和操作的繁瑣程度,中和農信對貸款產品進行了融合瘦身,并實現了額度統(tǒng)一管理,使額度信息能夠即時呈現;在客戶使用方面,中和農信提供了多終端選擇,包括app、小程序、公眾號等,方便客戶進行各項貸款申請和還款操作。
隨著面向農村客群的一整套貸款解決方案的落地,app、小程序等在客戶中使用率的提高,迄今為止,中和農信累計為200多萬農村客戶提供了超過1300億的資金支持。
三、數字+專家風控模型,讓更多邊緣、弱勢鄉(xiāng)村客戶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
中和農信的風控大腦通過自建風險規(guī)則引擎,審批流程平臺來滿足專家模型的建設與靈活多級多維審批需要,做到對農村“白戶”、高齡勞動力群體提供生產用途的貸款;通過大數據決策模型、客戶知識圖譜、三方數據挖掘、核身反欺詐等技術來構建數字風控,來滿足面向鄉(xiāng)村地區(qū)用戶低額、高頻的資金訴求。通過大數據風控策略,中和農信的資產不良率基本維持在接近業(yè)內最優(yōu)水平,2022年末90天以上風險貸款率僅1.58%,充分說明了中和農信的信貸資金切實投到了實際農業(yè)生產、有良性收益回報的領域。
相關稿件